常州天宁寺的和尚死后,寺里对前去吊丧的人,都有重礼赠送,称为“程仪”。 有个姓钟的乡绅家里死了人,也仿效天宁寺的做法。读书人邱某因为形体矮小,人们称之为“邱的笃”。他与钟乡绅素不相识,只因贪图钟的礼物便前去吊丧,短短几天内去了四次,领了四次礼物。 主人惊讶问道:“先人(对死去长辈的尊称)健在时,我们从没来往呀。” 邱的笃说:“死人肚里是晓得我的!”众人捧腹笑倒。
某富翁有个蠢笨的儿子冒充秀才。一次打官司,呈上状子说是要追索债款。官吏见他言谈举止十分粗俗,便怀疑地问道:“你既是秀才,把‘恒公杀子纠’这一章讲讲看。” 他不知这话是出自《论语》的典故,只怕是椿人命案,为避嫌疑,便连声大叫道:“小人实在不知情呀!”官吏便命差役将他鞭打20大板。 富家之子走出衙门后,对家奴说:“这县官太不讲道理了,说我阿公打杀翁小九,将我打了20大板。” 家奴说:“这是古书上的话,你理应知道一二。” 那人说:“我连叫不知情,尚且挨打20板;若说知道,岂非要拿我
上课的时候,学前班语文老师提问小明:“小明,用糖字造一个句子。” 小明回答说:“我的牙痛死了……” 老师:“牙痛也得造句!快点,一回答问题就装病!” 小明一副无辜的样子说:“老师,我造完句了呀,因为吃糖,牙才痛的嘛!” 老师无语了,这孩子太可爱了。
古时侯,有一个县官,任期满了,返回故乡。 他发现家中有一个陌生老头儿,从未见过,便问:“你是什么人?” 老头儿说:“我就是你刚卸任的那个县的‘土地神’啊!” 县官说:“你怎么来了?” 土地神说:“那里的地皮都被你刮来了,叫我怎么不跟着来呢!”
一个农夫的女儿实在太丑了,他只好让她去玉米地当稻草人吓唬乌鸦。结果她不仅吓走了乌鸦,甚至有三只乌鸦吓得把一些玉米送了回来。
“喂,服务员,”客人气愤地说,“昨天同样的价钱,给我的鸡比今天多一倍。” “这很有可能,先生。”服务员回答说,“你昨天坐在哪儿?” “就在那儿,窗子旁。” “那就对了,先生。我们总是给坐在窗子旁的人多一些,以便给行人留下深刻印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