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带读幼稚园儿子跟团到澳洲旅游。 有天车上他问我:「妈咪,那是什么花?」看着不认识的花只能回答:「那是野花。」接着母子俩开始玩起『野草』、「野狗」、「野牛」等路况报道。突然有个美女开辆跑车经过,儿子马上很大声冒出一句话:「妈咪,是个野女人耶!」
先考虑一下这个句子:“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一样”。这就有歧义了----是说今年的考题真的用了作业里的题呢,还是仅仅是比喻这次考题简单得像作业题?这时,“T M D”就派上用场了。我们可以在句子间加入“T M D”来区别: 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T M D一样 (指与作业题相同) 今年的考题跟T M D作业题一样 (暗指考题太简单)
一天,巍巍和妈妈去买家电,巍巍看见一个牌子,问妈妈上面写的是什么?妈妈说:“这是‘国家免检产品’。”巍巍记下了。 有一天,查户口的叔叔来查户口,叔叔对巍巍开玩笑说:“你有户口吗?”巍巍笑着说:“我是‘国家免检产品。”
白天二货老婆做错事了,被我大声说了几句,晚上老婆不开心了,指着我说:“以后你再这么大声说我,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!”“什么颜色?”“绿色”
“北京今天烟雾缭绕!能见度五米!早上一同事开车迷路了,下车寻找路标。看到路边一个哥们儿也在寻找就上前去问:‘哥们儿,这是哪?’这哥们儿很详细地为他 指明道路!道声谢刚想走,转身问那个哥们儿:‘你都知道道你还在找什么呢?’那哥们回答:‘我也是看路标来着!路标找着了!可是我找不到我的车了!’”
葡萄到了该熟的季节,可我家的葡萄还是绿油油的,不是别的原因,是施肥施的太多,养料太大。尽管口味也还不错,但就是没有人来收。怎么办?爸妈只好骑自行车去集市叫卖。为了销的更多一些,他们分头行动。一个在路南,一个在路北,总之只相隔5、6米远。他们商量好葡萄8毛钱一斤。有一个买家过来了,问道:“同志,葡萄怎么卖啊?”“8毛钱一斤。”爸说道。“便宜点儿吧,一块钱2斤怎么样?”人家砍价。“一块钱2斤?那你去对面那个人那儿买去吧!我不卖!”爸说道。还没等那人回过神儿来,只听妈喊道:“你不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