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秀才到一间茶棚喝茶,棚里有个尼姑因为经书上一个字不认得,便去请教秀才:“请问这位监生,这个字怎念?” 秀才一听别人喊他监生,有意炫耀一下才学,便道:“这位和尚,要知哀与衰,监生与秀才,顶儿相同,肚里不同。” 尼姑一听他竟叫自己和尚,颇不以为然的说:“要知齐与斋,尼姑与和尚,袈裟相同,胯下不同。” 茶棚中一个端茶的小姑娘听了不禁噗哧笑了出来,两人一齐回头道:“大嫂,您笑什麽?” 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听他们叫自己大嫂,便很生气的说:“要知好与好,姑娘与大嫂,全身相同,圈儿不同。”
一乡人与城里人同行,见一妓女,乡人问:是谁家宅眷?城里人曰:此药户也。乡人曰:原来就是开药店的家婆。
宋代散文大师欧阳修做主考官,看到一个名叫刘辉的举人一份考卷上写道:“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发(“发”,这里指脱颖而出)。”欧阳修见了不以为然,用红笔将它们涂抹。 有个读书人见了,在末尾添写第四句,顿成戏言:“试官刷。”
一日,某兄买回一只鹦鹉,到家后,对着会说话的鹦鹉说道:“我会说话。”鹦鹉说:“我也会。”某君又说:“我会走。”鹦鹉说:“我也会。”某君继续说:“我会飞。”只见鹦鹉飞起来说:“你吹牛逼呢!”
京城里选拔将军,人们都围聚在一起品头评足。 一个山东人说:“这些武士都算不得魁梧,我家乡有个巨人,站着就能头顶屋梁脚踩平地。” 一个山西人说:“我家乡有个巨人,坐在地上就能头顶屋梁。” 一个陕西人说:“这些都算不上希奇,我家乡有个巨人,开口时上嘴唇能碰屋梁,下嘴唇能搭在地上。” 旁边有人驳斥道:“照你这样说,这巨人身子站在哪里?” 陕西人答:“管不了这么多了,先只顾‘说嘴’(说大话)吧!”
昔有三人行令,要上山见一古人,下山又见一古人,半路见一物件,后句要总结前后二句。一人曰:“上山遇见狄青,下山遇见李白,路上拾得一瓶酒,不知是清酒是白酒。”一人曰:“上山遇见樊哙,下山遇见赵盾,路上拾得一把剑,不知是快剑是钝剑。”一人云:“上山遇见林放,下山遇见贾岛,路上拾得一个屁,不知是放的屁、岛的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