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教儿子道:“凡与人说话得放活脱些,不能一句说死。” 儿子问什么叫活脱,这时正巧邻居来借东西。父亲就说:“譬如邻居来借东西,你就不可说都有或都无,只说有的在家里,也有的不在家里,这样就活脱了。凡事都可照此类推。” 儿子记住了。没过几天,有位客人来拜访,问:“令尊大人在家吗?” 他儿子答道:“有在家的,也有不在家的。”
儿子:“爸爸,外面有一个老伯伯很可怜,他一直在外面惨叫, 所以爸爸你可以给我两块钱吗?我想给他。” 爸爸:“乖孩子,从小就会可怜老人,值得表扬,给你两块钱。” 爸爸:“哦,对了,那位老伯伯是怎么叫的?” 儿子:“雪糕雪糕,一个2块钱啊!快来啊!”
唐青臣写了一首下第(科举考试落选)诗,很是诙谐:“下第远归来,妻子色不喜;黄犬恰有情,当门卧摇尾(表示欢迎主人归来)。”朋友们读了无不掩口而笑。
有一天阿卜杜背了半褡裢炒面进城打工,半晌没挣到一个铜板。肚子饿得咕咕叫了,便走进一家馆子,买个糖油糕来吃。掌柜的嫌他穷,就很生气地叫他腾板凳。他装出一副愚蠢而可怜的样子,问掌柜的能不能给一点糖油糕的汤尝尝?掌柜的想让这个乡下人丢丑,就当着众人叫伙计端了半碗滚烫的熟油叫他喝。阿卜杜不慌不忙地打开自个儿的褡裢,取出炒面和着热油,大口大口地吃起来,边吃边说:“掌柜的真好!” “吃一头牛呢!” 有一天,亥娃尼阿訇讲瓦尔兹(伊斯兰教教义)时高声说:“我的教民啊!为主的最恼怒的莫过于吃人
谈恋爱了,告诉了爸爸,爷爷也知道了。 于是问爸爸:你是不是告诉爷爷了? 爸爸说:你能告诉你爸爸我就不能告诉我爸爸?
河鱼与海鱼攀亲,河鱼屡往,备扰海错。因语海鱼:“亲家,何不到小去处下顾一顾?”海鱼许焉。河鱼归曰:“海头太太至矣。”遣手下择深港迎之。海鱼甫至港口便返,河鱼追问其故,答曰:“我吃不惯贵处这样淡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