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人被请去做家庭教师,教小孩子的启蒙课,首先教《大学》,当讲到“於戏!前王不忘”这一句时,他就是照字面这么读的。主人说:“错了,‘於戏’应当读作‘呜呼’。”教师就听从了他的。 到了冬天,该教《论语》了,当读到《论语注》中的“傩虽古礼,而近於(于)戏”时,就把“於戏”读作“呜呼”。主人纠正说:“又错了,这里的‘於(于)戏’就读作‘於戏’。” 教师怒气冲冲地告诉他的朋友说:“这个东西真难伺候,只‘於戏’二字,从年头直与我别扭到年尾。”
哥们的儿子要去上大学了。哥们说了,在学校就要求他儿子三点:1.上酒吧不许嗑药。2.去打架不许带刀。3.去开房必须戴套。我去,中国好父亲啊!
我经常出差,公司配司机一枚,大部分都是长途的, 有一次司机开了大半天,我看他辛苦, 就说我来开一会, 让他休息一下, 结果,他在副驾趴了不过十分钟,突然惊醒, 大叫一声,操!我的方向盘呢!吓傻我了。
一天,罗竹林跟几个长工在牲口棚前就着老白菜帮子吃高粱面饼,却听见谷大肚的厨屋里在哧啦哧啦地炸麻糖,又传出谷大肚训斥他小子的声音:蹲在屋里吃,别出去,当心露头挨狗咬! 上午下地栽蒜。罗竹林悄悄地吩咐长工们把蒜瓣都头朝下点种。 几天后,蒜苗却还没冒芽,谷大肚急了,趴在地里抠起来。抠一个,见是头朝下,再抠一个,还是头朝下,就找罗竹林算账。 罗竹林把眼一眨说:你不是说,‘露头挨狗咬’吗?它不敢露头,该是怕狗咬吧?
得了一个青花大海碗,非常漂亮,有一行字“大清乾隆年制”。 找个懂行的朋友看了一下,釉色鲜亮,纹理清晰,做工精细,是个上品。 惟一的缺陷是有几个花瓣颜色较深,釉色下隐约能看见一个“于”字。 后来我们请了市里的老文物专家,带着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下, 确实有一行字隐藏在花瓣下面:适用于微波炉。
高数给我的感觉就像这种问题: 小明以3米每秒的速度去1000米外的超市,已知风速是5米每秒, 红灯要等30秒,沿途会遇到4个红绿灯, 求小明去超市会买多少个灯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