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子家旁,住的都是齐国的普通百姓。一个说:“我和齐国的公卿,同样都是人,为什么人家聪明,我不聪明呢?”另一个说:“他们平常天天吃肉,所以聪明;我们平常天天吃粗菜淡饭,所以不聪明。”有人不信此话,就和他们打赌,买来了肉让他们吃。几天后,两人都说真的聪明了。一个说:“吃肉后,我明白了许多道里,比如,人的脚掌为什么向前呢?就是因为怕被后面的人踩着。”另一个说:“我也明白了许多事。我觉得人的鼻子向下是很合理的,如向上,下雨时不就要灌进水了?”艾子感叹他说:“我看他们原来还算明白,现在吃肉反倒吃蠢了。”
明朝有个名叫丰坊的翰林,很有文才。有次,宁波县令派手下人向他要一张药方。他即在药方上写道:“大枫子去了仁(人),地花果多半边,地骨皮用三粒,使(史)君子加一颗。” 县令看了药方笑道:“丰翰林在嘲笑你们哩!” 差吏问其原故,县令这样解释:大字去人是“一”字,果多半边是“夥”(“伙”字的繁写体)字,骨用三粒是“滑”字,史加一颗是“吏”字。这四种药连成四个字,是“一伙(夥)滑吏”(即一班滑头滑脑的差吏)。
大家有没发现,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到底是谁的儿子,如来佛祖说是天生的石猴。但大家仔细想想就知道,每次孙悟空遇到困难时,搭救的人都与观世音菩萨有关,而且只有观世音菩萨才叫孙悟空为猴儿,生气了就叫猴头。
一个人成天为贫穷而忧愁,有人便来宽慰他说:“这事只要求求媒人就行了。” 这人问:“媒人怎么能救得了贫穷呢?” 回答说:“无论你多穷,任媒人的嘴一说,就都阔起来了。”
祭祀圣人孔子时所用的牛,先是由典史(知县的属官)向他行礼,然后杀死。 有一次祭孔,典史向牛跪拜,那牛左右观望,很是洋洋得意,对牛群说:“今天我才知道做牛快乐,居然也可以像我一样。”牛群暗暗羡慕不已。 过了一会,有人牵了牛走向刑场,那牛大为懊悔道:“我今天才知道无缘无故获得非常幸福的,一定有非常的灾祸紧随而来。” 牛群也相互议论道:“想来那个当官的定是这头牛的儿子了,因为知道他老子要杀头了,所以先在法场祭拜它。”
半夜出去吃宵夜。 吃到一半的时候,老板娘跑过来神秘地和我说:“要不要丫头?” 我当时就乐呵了,心想这服务行业也太发达了。 赶紧来一个吧。 两分钟过后,老板娘端上来一盘鸭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