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的时候情窦初开,非常喜欢班里的一个女孩、 每次调座位都积极的坐到她身后,默默暗恋,盯着她背影出神。 她生日的时候,我送了她一个茶杯,为了不暴漏自己喜欢她,故作随意的说了句:“这是我从垃圾堆里捡来的,送给你。” 到现在依然为我的情商默哀!
初中时写作文,一同学写他母亲,写了个对联,“母亲是天,母亲是地,有了母亲可以上天入地;母亲是风,母亲是雨,有了母亲可以呼风唤雨”,我们都感觉蛮对称的……直到语文老师义愤填膺地念了出来,吼了一句“你妈是孙悟空啊!”…
什么是了解呢?那些外在的东西,对方的鞋子尺寸,爱喝哪种茶,喜欢吃些啥,周末可以在哪儿找到TA…这种外在的、纯技术的了解,需要的只是时间。真正的了解,超越时间和技术,是认知的交流。两个不同原生态家庭及环境里成长的人,价值取向的相近、面对事物的相对趋向,是否I see you,才是爱情中的懂。 所谓的了解,懂你,只是漫长的岁月积累,共同喜欢同一个姿势罢了!
晚上邻居对门家 暴发 激烈 争 吵,本来不关我们家什么事,结果对门小兄弟大吼“成天催催催,你看对门小x,都三十了不还没结婚吗?”他妈妈“你个没出息的东西,你跟他比?你怎么不跟好人比!” 老妈听了急了,啪 啪 敲门“你怎么说话的?打狗也得看主人吧!!!”我。。。
一个诗人因作品不被人注意而求助于英国作家王尔德:“这帮无耻的家伙!居然以默不作声掩饰他们的无能。王尔德先生,我该怎么对付他们?”“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”王尔德轻轻地回答。
大学一晚自习课,想让我同桌班长出一下洋相。我往他后面贴了一张纸,纸上画了一只猪。他后桌是一个很胖的女生,胖女生看到之后猛笑,并且越笑越大声,班长责问她为什么笑。那胖女生边笑边指着班长说:“你后面有一只猪……”